许多商家在运营小店的过程中,由于不懂短视频官方的规则使得出现严重的违规行为进而导致小店被扣分,如果由于严重违规扣分达12分的话,将有可能导致小店被清退。所以,对短视频违规行为有所了解,方能让我们避免官方的处罚。那么,短视频违规行为有哪些?
短视频违规行为有哪些?
1、企业做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变现,因此在短视频的创作中,常常会有一些或者多些较强的营销性质。毕竟随着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今的短视频官方平台也对企业号打广告的限制约束也变得越来越松,只要企业通过蓝V认证,那么短视频官方便不会随意对视频内的广告判定为违规行为。由此可见想要打广告又不被受罚,企业就一定要先通过蓝V认证。
2、自从较新的广告法颁布以来,各类敏感词俨然已成为企业做短视频的踩雷高峰区。依托强大的算法机制,短视频官方会对平台上的所有内容进行检测,包括:昵称、背景图、个性签名、头像、视频画面/声音/文字、私信、评论、直播内容等。所以,在短视频内容的创作中,企业一定不要用违规词甚至一些极限词。
3、我们常常听到的恶意引流大多是指的众多重复私信、评论区发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号、微信、链接等。任何平台包括短视频都是不允许存在任何恶意引流的,一旦发现,轻则被限流,重则直接封号。而很多企业在刚做短视频时由于不注意,看到评论区有客户留言,就立马给予联系方式回复。所以,企业想要安全的引流变现,就一定不要出现恶意引流行为。
4、短视频官方是不允许视频中出现其它平台的水印,否则就直接会被限流甚至关进小黑屋!所以,企业在创作发布短视频时,一定要多加注意。还有就是对视频里的字幕显示的时间以及一些违规字眼也要多加留意,否则就可能会收到来自短视频的违规提示。